图 | 活动大合影。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摄
9月20日上午,在共青团海珠区委、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、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、信息时报社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支持下,广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务促进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“聚力麦穗·童行未来”流动儿童公益倡导计划——“流动儿童议题跨界共创坊”。
30余位来自高校、基金会以及来自“麦穗”·青公益合作伙伴计划的一线公益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,直面广州流动儿童教育、心理、家庭参与等核心痛点,以“公众倡导+专业共创”模式碰撞破局思路,并建立“麦穗”·青公益流动儿童议题本地协作网络,为流动儿童服务按下“协同增效”快进键。
一线机构“破冰”直戳痛点 4大核心议题锚定服务堵点
论坛上,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副主任黄华琼、广州市天河区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项目干事姚红飞、广州市番禺区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(火把社区)总干事李小凤依次登台,坦陈流动儿童服务的核心堵点,指出“家长想参与却没时间”“服务成效看不见摸不着”“心理健康服务断档”等难点,聚焦流动儿童服务的“真问题”。
图 | 破冰开放麦抛出流动儿童服务的核心难点。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摄
为打破协作壁垒,此次论坛特意搭建对话平台: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芳,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主任徐强、副教授陈然,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兼讲师曾永辉等专家学者,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关步杨,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项目主管梁海荣等行业代表,近10家一线机构及高校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其中。
分层破题产出可落地方案
图 | 根据4个议题分组讨论。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摄
主办方前期通过调研票选出4个最受关注的议题,每组均按“高校教师+一线公益人+学生代表”的多元结构组建讨论小组,以“分组深研+跨组交流”模式,让不同领域的智慧充分碰撞。
图 | 各个小组展开热烈地讨论。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摄
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跨组交流环节,高校学者带着理论视角、学生代表带着新鲜想法“流动”各桌,一线机构则坚守主场记录,形成“实践需求+理论支撑+青春力量”的三重保障。
贴纸投票选“最优解” 行动承诺让协作落地
现场全体参与者手持贴纸,为“儿童参与式需求调研”“家长分层赋能计划”“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地图”等议题的建议投票,最终为每个议题票选出“最优行动观点”。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现场画面
为让每一位为议题贡献力量的参与者见证流动儿童服务的发展,并创造持续参与的机会,主办方同步建立“后续行动联络群”。依托这一协作网络,大家可共享资源、共同解决难题。
“聚力麦穗·童行未来”
项目负责人表示,此次论坛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出方案,更在于将“同行者”聚集在一起,推动流动儿童服务从“零散发力”转变为“集体攻坚”。
据悉,“聚力麦穗·童行未来”计划后续还将通过多元方式,提升公众对流动儿童群体的认知与共情,为本土协作网络凝聚更多社会力量。
来源:信息时报爱心档案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