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和孩子相处这件事,说大挺大,说小也挺小。 
 大到孩子的三观树立、性格养成,小到孩子的衣食住行、言语沟通。 
 常言道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,语言在表达爱意的时候显得苍白无力,但在表达伤害时却又锋利无比。 
 也许你无意间的一句话,便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。 
 尤其是下面这几句话,最好烂在肚子里也不要说。 
  打击孩子的话 
 现如今,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的心智更坚强,会采用“挫折教育”。 适当的“挫折教育”确实能打磨孩子的意志,但是长时间过分的打击孩子,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,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。
 
 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: 
 有一个女孩,从来都不敢穿裙子,因为觉得自己的腿不好看。不喜欢照镜子,因为她总觉得自己很丑。 
 事实上,女孩虽然谈不上倾国倾城,但是面容很干净,长相绝对谈不上丑。 
 同事问她为何这样,她说她的父母担心她早恋,所以从小就开始打压她,给她灌输一种“自己很丑”的思想。 久而久之,女孩就变得越来越自卑,尽管别人夸她,她也觉得是在骗她。
 
   心理学阿德勒在《自卑与超越》中说道:
 
 
 自卑感从婴儿期就存在,这源于弱小的孩子对成年人的天然依赖。但若随着成长发展到某种程度,也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 
 打击的话,偶尔说几句可以,但是经常对孩子说打击的话语,就会让他们开始逐渐变得敏感、自卑。 
 因此,亲爱的家长们,你们需要反思一下有没有对孩子经常说这些话: 
 你怎么这么蠢! 就考这样,还好意思说? 就知道哭,长大也不会有出息! 你不要臭美了,也不知道照镜子看看自己!
 
 如果你经常说这些话,希望你尽快的“住口”,不要让自卑的种子在孩子心里越来越深。 
  冤枉孩子的话 
 如果问让人憋屈的事情是什么,我认为是被人冤枉。 如果问更让人憋屈的事情是什么,那晨妈觉得应该是被亲近的人冤枉。
 想起来之前看的电视剧《家有儿女》,里面的刘梅便总是戴“有色”眼镜来看自己的儿子刘星,冤枉他更是家常便饭。
 
 记得有一集,家里三个孩子把客厅弄的一团乱,刘星在收拾,正巧遇到回家的刘梅。 
 刘梅看到这个情景,认为是刘星把家里搞成了这样,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开始质问刘星。 
  
 面对母亲的责问,刘星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。 
  
 听了太多妈妈冤枉的话语,活泼开朗的刘星有时候也会很难过。 
  
 所以,希望各位家长们遇到孩子犯错的情况时,先去弄清楚事情的原委,不要白白冤枉了孩子。 
 晨妈也建议那些不小心冤枉了孩子的父母,放下你们的身段。 
 给孩子说句“对不起”,比打骂和冷战来的更有用。 
 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,也是孩子行走天下的坚强后盾。 
 家长们要多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,别让你的冤枉伤害了孩子。 
  敷衍孩子的话 
 宝贝,我在忙呢,等会再看~ 嗯嗯,你是最棒的,让妈妈先忙会! 看不到我在忙吗?去问你妈/爸!
 
 看到这些话,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? 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,在孩子试图跟他们亲近的时候,他们常常无意间就说了几句敷衍孩子的话。
 
  记得有一次,蛋蛋的爸爸在看球赛,蛋蛋拿着刚画好的画让爸爸看。
 
 蛋蛋爸看球赛看的正入迷,自然也就懒得搭理蛋蛋,看都没看蛋蛋的画,便随口说了句:“嗯嗯,蛋蛋画的真好。” 
 蛋蛋继续问道:“爸爸,你知道我画这个画的时候在想什么嘛~” 
 蛋蛋爸说:“哎呀,都夸你画的好了,你去找妈妈说吧!” 
 蛋蛋听到这话,直往我怀里扑,豆大的泪珠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。 
 看到这番情景,蛋蛋爸才知道自己那几句敷衍的话浇灭了蛋蛋想要分享的热情,伤了蛋蛋的心,便赶紧给蛋蛋道歉了。 
 晨妈相信,家长不管有意无意,多多少少都说过敷衍孩子的话。 
 这些话可能不会像打击孩子的话和冤枉孩子的话那么锋利,但是它在无形中带来的影响却是深刻的。 
 也许在你看来这些话没什么,但是在孩子眼里你敷衍的话语透露出的是不在乎和不关心。 所以,希望父母能够认认真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请求每一件事,不要总是敷衍孩子。
 
  言语应该是棉衣,给在乎的人带去温暖和爱意。不要让本该最亲密的言语,变成最伤人的毒药。
 你的嘴里,藏着孩子的未来。不要让你的嘴巴,伤了孩子的心。
 
 所以,各位家长们,从现在开始,好好对孩子说话吧! 
 
  
 *来源:妈妈手册 主编:晨妈
 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