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河南暴雨,全国揪心。 
 暴雨来临时,怎么逃生?暴雨后,容易感染病菌,又怎么预防? 
 妙招合集,建议收藏! 因为街道上积水严重,会导致电线等电力设施漏电。 
 一旦发生漏电,或者电线掉落水中,就会形成一股隐形的杀人电流,人根本挣脱不了。 
 所以,看到吹断掉在地上的电线,尽量绕开,以防触电。 
 不要靠近各种LED广告牌、电线杆、路灯等。 暴雨时,雨水倒灌,一些沙井盖很容易被顶开。 
 一脚踩下去,就悲剧了。 
 下水道里,水流大,人一下子就会被冲走。各种杂物发酵,下水道里空气稀缺。 
 人待在里面,不是被淹死,就是被憋死,很难坚持到救援到来。 
 非要走,一定要走人行道及地势高的地方。 
 水面有旋涡或涌泉,要特别留心,下方可能就是下水道。 远离立交桥底、隧道、涵洞、工地。 
 在许多城市,立交桥底有一条红色涉水险,积水超过涉水险,说明水能漫过排气管,不得入内。 
 或者看轮胎,当积水超过轮胎的一半,就不能涉水。 
 车子熄火,赶紧弃车逃生。 
 勿再次启动,第一时间把车窗打开,赶紧弃车逃离。 
 车内备逃生锤,放在触手可及处,推不开车门时,可锤击窗玻璃四个角,破窗而出。 
 如果来不及走,洪水来时赶紧躲往高坡、高地、楼房。 
 土坯房、泥砖房、简易房,经不起水浸泡,容易坍塌,不能作为躲避场所。 
 生命至上,财物先放一放。    备好手机,拨打110/119,寻求救援。 
 备好门板、大泡沫板、床板,作为逃生工具。  被洪水卷走时,抱住大树或漂浮物。
 别爬到电线杆、高压电塔上躲避。
 
 以下是基础配备建议及预算——  矿泉水一瓶,约500克,3元;
 压缩饼干一包,约120克,6元;
 迷你强光手电筒一个(含电池),约50克, 30元;
 救生哨一个,约10克,5元;
 止血带一条,约70克,6元;
 保温毯一张,约50克,10元。
 
 上述物品重量总共约800克,预算仅60元。 
 找一个结实的防水帆布小包,把它们装起来,这样只增加了不到一公斤的随身负重,却可能成为你在万一遭受危机时的一线生机。 
 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……水灾后,感染性腹泻的概率大为上升。 
 感染性腹泻一般潜伏期为1~3天,症状跟食物中毒类似,但多数伴有发烧、低热。 
 大肠杆菌等导致腹泻的病菌,本来多集中在粪便的排泄场所,随着洪水的泛滥,会散播到很多地方,可能沾在农作物上。 
 加上空气潮湿,细菌更容易繁殖,造成肠道传染病。 此时,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,食物多冲洗几遍,加热煮熟后才吃。
 在积水中行走后,尽快用清水洗净并擦干双足。 
 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,比如在脚丫间塞棉球,用涂指甲油的架子,把脚趾头撑开等等。 
 还可以在脚丫、腹股沟处打点爽身粉,保持皮肤干燥,使屏障功能尽快恢复。 
 因为,水虽然擦干了,但皮肤角质层已在水中受损,不能马上恢复如常,如果外在环境潮湿,仍然容易导致真菌感染。   水退后要清理干净家里积水,免得蚊虫苍蝇滋生。 
 水淹过的面积用漂白粉、漂白剂、普通消毒水等杀菌。生活物品则放到太阳底下暴晒。 
 
 有条件的家庭使用空调、抽湿机,干燥环境可减少蚊虫滋生。  长时间泡在水里,角质层含水量变高,皮肤的屏障功能受到一定影响,防御能力变差,容易导致足癣和刺激性皮炎。 
 其症状是,足部特别是脚丫子出现糜烂、起水疱、瘙痒。 此外,洪水受污染,可能偏酸、偏碱,对皮肤形成刺激,造成刺激性皮炎,泡水的部位出现红斑、丘疹、水疱这类症状。
 暴雨天,空气湿度大,螨虫容易繁殖,可引发丘疹性荨麻疹。 
 皮肤上一片片起小红疱,中间有小水泡,看上去就像蚊子咬的,剧烈瘙痒,越抓就越想抓,有的人抓破了才觉得舒服。  
 因此,抓紧出太阳的时间晾晒被子; 
 使用凉席前烫洗,拿温水擦一擦,于通风处晾干; 
 可以购买菊酯类杀虫剂,在床角落头、床底喷,关起房门闷一下杀一下虫,再打开。   
  张立伐(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染科主任、教授) 毛越苹(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副教授) 黄志坚(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,监督专员) 
 来源:《中国家庭医生》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健康触点」,搜索「jkchudian」即可关注,[阅读原文 ]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