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作者:路汐原创首发:萨提亚育儿(ID:satiryuer)
 
 小学生要掌握大学英语? 
 看到这几个字眼,我都要震惊了。 
 刷微博时,看到这样的一个新闻:在江苏南通,有一个12岁的女孩佳佳被妈妈逼着学习英语,而且要掌握大学英语。 
 
 原来,在佳佳4岁时,父母就离异了。佳佳跟着妈妈生活,结果妈妈盼女成凤心切,强迫她学习。 
 只要佳佳的成绩没有让妈妈满意,妈妈就会对她打骂,甚至体罚。 
 即使在法院发出对佳佳的保护令后,妈妈还对佳佳实施了暴力,用烧热的锅铲将佳佳烫伤。 
 妈妈难道不爱佳佳嘛?当然爱。 
 可如此炙热的爱,只让人觉得恐怖。 
 就连佳佳的外婆都看不下去了,向法院申请撤销妈妈和爸爸的监护权。好在,迎来了好消息,佳佳从此以后有外婆为她保驾护航。 
 武志红说过,爱是极度危险的东西,常常导致伤害,并且越爱越容易导致伤害。 
 中国的父母,对孩子不是不爱,而是爱到过火。 
 父母总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,不愿把孩子掌控人生的方向盘还给他们自己。 
 
 01 没有空间的爱,是一场灾难 
 曾有这样一个令人心痛的新闻:青岛一位妈妈,被上初中的女儿勒死在家中。 
 看到这样的事情,大家都很震惊,觉得这女孩疯了,竟然对亲生母亲狠下黑手。 
 
 可知道事实后,只剩下了沉默。这位妈妈为了培养女儿,不惜花费自己全部的心血,并且对女儿的要求也很高。为了让女儿达到自己的目标,对其严加控制。 
 她要求女儿考试必须进班级前5名,最好是前3名;有时候女儿午睡睡不着,她还会强制要求女儿必须午睡进行休息。 
 就连女儿和同学的来往,她也要调查得清清楚楚,包括对方的学习状况、家庭情况。因此,很多孩子也不愿和女儿靠近,于是女儿总是孤单一个人,没有任何的朋友。 
 只要是女儿有一丝的不乐意,她就觉得是不听话。 
 
 被妈妈如此的控制,让女孩很崩溃。她曾对妈妈说过:假如让我自己选一个妈妈,我一定不要你这个妈妈了。 
 虽然妈妈给了女儿很多,付出了所有,但她从不考虑孩子的精神感受,更不考虑孩子是怎么想的,丝毫没有给孩子快乐。 
 
 就算女儿向妈妈表明了心思,妈妈也不当回事,一意孤行要孩子按着她的想法走。 
 让孩子变得更优秀的是每个父母的心愿,但倘若这种爱变了味,只会压垮孩子。 
 心理学者说过: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,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,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。 
 在这种没有空间的爱下,孩子丧失了自我,时间长了,他们会出现心理问题。 
 就像这个女孩一样,选择了杀害妈妈,也毁灭了自己。 
 父母为孩子考虑未来,无可厚非。而这种控制压抑下的爱,不仅会毁了孩子,而且会让父母自食其果。 
 父母对孩子密不透风的爱,终究会是一场灾难。 
 02 孩子的人生,就是长途自驾 
 有很多父母总觉得自己走过的路,比孩子吃过的盐都多。 
 于是,他们总在用自己以为的好来指导孩子,却从来不去想,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。 
 热播剧《小欢喜》中的学霸丁一,就是生活在父母的意愿下,最终酿下悲剧。 
 一直以来,丁一的学习成绩都很出色,但他也有一个愿望,就是成为一名地质学家。 
 可他的父母却觉得学金融才是正道,始终不顾他的意愿。于是,强行给他报考了清华大学的金融专业。 
 被父母掌控下的丁一,内心极度痛苦,从而患上了抑郁症。他睡不着觉,整夜整夜地熬,也没有办法上学。 
 
 他似乎精神也出现了错乱,深夜徘徊在原来家的附近,准备找一样东西,想要找回那个快乐的自己。 
 最后,丁一受不了,选择了决绝的方式离开。 
 父母很后悔,当初阻止孩子读地质大学。“早知他内心那么痛苦,你说我们当初何苦呢” 
 
 可即便父母有再多的后悔,逝去的生命也已经无法挽回了。 
 父母总是紧张担心,生怕孩子一步走错,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,于是我们总是命令孩子按我们的想法走。可这种行为,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。 
 家长的用力过猛,可能毁掉的是孩子光明灿烂的一生。 
 其实,孩子的人生很长,需要他自己一步步走完。 
 很多父母在潜意识里觉得孩子,尤其是小孩子,大部分时间只是坐在后排宝宝椅上的“乘客”,我们才是带领他们驶进人生旅程的“驾驶员”。 
 然而,后来才发现,我们都错了。 
 孩子的人生,从一开始,就是长途自驾。 
 而父母,不过是坐在右手边的那个“副驾”。 
 03 厉害的父母,会让孩子自己做驾驶员 
 教育专家曾说:每年给孩子5%的放权,当孩子20岁时正好把自主的权力完全教给孩子,把权力和信任交给孩子,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,让他们在不断试错和教训中总结和提升。 
 为人父母,就该对孩子放权。 
 去年有一名17岁的女孩,她叫李依庭,因为研究大闸蟹而获奖,并获得了“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”的称号。 她在交流会上,展示了自己的研究。她研究的大闸蟹精巢中重要的连接蛋白innexin,可以选育产膏量多的蟹,让人们吃到更美味的大闸蟹。 
 而她能小小年纪,就获得这样的称号和研究成果,和父母的支持与放权有很大的关系。 
 妈妈说女儿从小就喜欢科学,对此她并不太管,但会每周末带她出去玩。后来她想要报名参加“英才计划”,妈妈没有阻拦,而是对她说:“实验是很枯燥的,你要不要重新选择?” 
 女儿很坚定要学,看到她的热爱,妈妈选择无条件支持。 
 女儿喜欢阅读,喜欢科学,妈妈从来不会觉得这些会耽误学习而阻止,反而是给予她悉心的陪伴。 
 只要孩子需要,都会尽量满足。 
 妈妈给了她信任,相信她有掌握自己人生轨迹的能力,让她才能放心大胆地驰骋在自己喜爱的道路上,取得了优异成绩。 
 厉害的父母,都会把孩子人生的方向盘交给他们自己。 
 就像傅首尔深知自己的强势,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意见,所以她在节目中说:为了避免儿子变成“妈宝男”,会刻意提醒自己,多听儿子的声音,尊重他的想法。 
 
 有句话叫:爱孩子是一种本能,尊重和支持孩子却是一项修炼。 
 父母能够懂得尊重和支持孩子,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气,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人生这辆车是自己的,他可以坐在那里掌握方向盘。 
 海伦凯勒说,只要朝着阳光,便不会看到阴影。 
 孩子心里的那道光便是父母的尊重和支持,有了这些,他们不必生活在控制之下。 
 心里有光的孩子,也有了更大的底气,才会一往无前,变得越来越优秀。 
 
 本文来源平台:萨提亚育儿(ID:satiryuer),传播萨提亚、NLP、催眠、家排、NLP教练技术、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,与大师相遇,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。 
 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