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
 ——发生了什么—— 
 这个七月,公益行业,大风起。 
 三天之内,两位业内“大佬”相继被指控性骚扰,其中一位旋即认罪。许多人纷纷猜测,还会不会有下一位?下一位被指控的又会是谁? 
 
 袁、雷事件陈述部分截图 
 这一切事件将会指向何种结果,我们仍不能完全确认。但是,无可否认的是,公益行业的#metoo运动*(备注1),真的来了。 
 备注1:MeToo(我也是)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,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标签“#MeToo”。职场、高校,许多受害者勇敢地打破沉默,将自己多年的压抑和制度对施害者的纵容说出来。 
 虽然在许多人眼中,公益是一个自带道德光环的行业。但说到底,从事公益行业的人和其他任何行业的人一样,也无非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受社会的文化和观念影响、有上下级权力关系。 
 
 
 这些性骚扰的催化剂在公益行业一样存在,公益行业并不比任何行业高尚。 
 ——我们的态度—— 
 在这两起已经被揭发的事件中,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,是两位勇敢的姑娘。 
 她们面临的是: 
 
 
 备注2:荡妇羞辱指因认为女性性行为或性欲有违道德或传统而非议、诋毁女性的行为。女性遭到“荡妇羞耻”的情形的例子有:在性侵案中作为受害者被指责勾引男人、获取避孕工具时被指责是荡妇、被认为穿着过于性感。 
 
 然而,她们还是勇敢地站了出来,直面侵害者、直面自己内心的痛苦。捅破了窗户纸,让公益圈再一次感受到了反性骚扰的凛冽的风。 
 ——我们的提议—— 
 作为一家专注在乡村地区推进性别平等,共建妇女儿童友好乡村的机构,绿芽基金会倡议设立行业反性骚扰机制,绿芽基金会也将首先启动机构内部的反性骚扰机制。机制的草稿如下: 
 《绿芽基金会反性骚扰机制草案版 》 
 2018年07月23日 
 为了反对性骚扰,保护性骚扰受害者,在机构内部为员工建立安全、友好的环境。绿芽基金会首先启动和完善创建机构内反性骚扰机制,并提请理事会批准。 
 01 
 从员工入职阶段开始培养反性骚扰意识 
 1.1 在员工入职时,签署《绿芽基金会员工反性骚扰协议》。协议内容暂包括: 
 (1)允诺参与机构组织的反性骚扰培训; 
 (2)允诺如未来在工作中遇到同事被性骚扰的事件,愿意提供必要的支持,并共同构建对受害者友好的环境; 
 (3)允诺不实施任何性骚扰行为; 
 (4)允诺如自己被指控为性骚扰嫌疑人,愿意配合机构调查并承担责任。 
 1.2 将反性骚扰培训作为入职培训的固定模块,培训内容包括: 
 (1)介绍性骚扰的定义; 
 (2)介绍性骚扰的取证流程; 
 (3)介绍性骚扰相关法律规定; 
 (4)介绍性别平等相关知识。 
 02 
 当员工遭受性骚扰后 
 2.1 组建由理事、秘书长、员工共同组建的性骚扰响应小组。 
 2.2 我们鼓励遭受性骚扰的员工主动投诉,允诺尽力提供必要的协助、并在机构内构建对受害者友好的环境。 
 2.3 当员工投诉被性骚扰后,机构需要: 
 (1)开展调查,并保护投诉人隐私、尊重投诉人意愿、并注意询问投诉人的方式方法,避免造成二次伤害; 
 (2)响应小组开展调查时,投诉人可以享有带薪休假(调查假); 
 (3)机构对投诉人提供必要的紧急庇护、心理援助,并协助投诉人获取医疗和法律支持; 
 (4)机构需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,协助将投诉人与被指控人隔离,避免被指控人在此期间与投诉人进行接触; 
 (5)响应小组需在24小时之内产出基础的调查意见。 
 2.4 当机构确认了性骚扰属实,需要: 
 (1)辞退加害人,以邮件或短信形式,通报所有捐赠人、理事、员工及友邻机构,并按照劳动法及劳动合同进行后续事宜处理; 
 (2)为受害人提供合理的带薪休假期,休假期间受害人的工作内容由其他同事协助。为受害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、协助受害人获取医疗和法律支持。 
 2.5 如加害人来自机构外,机构将协助受害人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,并在受害人许可的情况下将事件在行业内通报。 
 2.6 被指控者如不服,可申请复议。复议期间,被指控者同样可以享有带薪调查假。 
 我们深知,性骚扰不同于其它案件,取证存在许多困难,许多情况下只能靠受害人的口述孤证。 
 同时,社会存在羞辱受害人、尤其是女性受害人的文化氛围,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通常存在权力差异。每一个受害人公开指证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 
 因此,我们在此倡导: 
 和受害人站在一起,不质疑受害人,支持受害人,构建对受害人安全友好的环境。只有这样,才能鼓励更多受害人勇敢站出来,才能真正让加害人得到惩罚、起到震慑作用,让公益行业正常运作。 
 
 
 来源:807创新空间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