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1859字
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
孩子来到世界上,最先听到的难听伤人的话,往往都是出自父母之口。
“你爸爸真没出息!”“你看哪个男人像你爸这个德行!”“以后你长大可别像你妈那样!”
夫妻之间,有了矛盾之后,总在孩子面前抱怨、说另一方的坏话,离间他们的亲子关系。
孩子听到这样的话,内心是什么感受?
01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
身边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:
有一对50多岁的夫妻,妻子小时候家境贫寒,没有读过书,而丈夫却是村子里少有的高中学历。
因为这件事,丈夫经常嘲笑妻子,说她大字不识、没有文化、没见过世面。
有了孩子之后,这个习惯也没有改。
孩子读初中的时候,从学校拿回一张调查表,让家长提一些对学校建议。当孩子问妈妈的时候,爸爸马上打断他:“你问你妈能问出什么!”
渐渐地,孩子有事也不会问妈妈了。长大了,反而也学着爸爸的语气,嫌弃妈妈:“你懂什么!”
他甚至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说:“我觉得我妈配不上我爸。”
妈妈因此特别难过。
对于一个母亲而言,没有什么比孩子看不起自己还要更寒心的事情了。
孩子对妈妈从依恋到嫌弃,这中间的态度变化来自身边的大人,尤其是爸爸的看法。
父母对另一半的评价,是好是坏,都被孩子看在眼里。
特别是小孩子,没有独立的思想、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、不能分辨对错,他们都是根据身边最亲的人,来确定自己对一个人的看法和立场。
很久之前看到一段话,印象特别深:
如果你是一位父亲,下班回家,你会先问候妻子还是孩子?
记得一定要先问候你的妻子,再去拥抱你的孩子。
这个行为的目的,就是为了让孩子看到父亲对母亲的爱和尊重。
一个家庭里,如果连爸爸都不尊重妈妈,那么这个孩子很有能有样学样。
02分裂了孩子的心
主持人何炅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中,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:
“夸奖的话你可以脱口而出,诋毁的话你要三思而后行。”
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庭。
当一个家庭里,充斥着互相诋毁的话语,不管谁赢了,最后输的都是孩子。
以前看过一则视频,一对夫妻离婚,妈妈逼着儿子写爸爸的“坏话”,用来作为法院判决的证据。
男孩哭着写完交给妈妈,但是内心极其痛苦,他觉得对不起爸爸,他后悔了,要求妈妈把纸条撕掉,可是妈妈欺骗了他,嘴上答应了孩子,其实一直保存着那张纸条。
判决之后,孩子在妈妈的包里发现了自己写的“坏话纸条”,内心近乎崩溃,这件事也将成为孩子一辈子的阴影。
看着两个至亲至爱的人互相攻击,还要在他们之间做选择,孩子的心,早就已经分裂了。
姜思达童年也有类似的经历:“在家的时候我妈会骂我爸,出去玩的时候我爸会骂我妈,也不知道哪一句是真实的,哪一句是血口喷人。”
夹在中间的他,倍感痛苦,而这段经历,让他对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缺乏信任,至今难以信任别人。
孩子怎么看待父母,应该交给孩子去判断,何必把无辜的孩子拉入夫妻之间的战火,埋怨、逼他站队、仇视另一方?
夫妻矛盾中,把孩子拉进来,就是在伤害他。
03孩子对父母的认知不该在偏见里建立起来
一位粉丝朋友曾经留言说起自己的经历:从她懂事起,她就听妈妈说过无数次有关爸爸的坏话,说他懒惰,没有上进心,甚至让她以后不要找一个像他爸这样的男人。
她对此深信不疑,也因此一直看不起爸爸。
可是等到长大之后,她发现父亲很朴实,对家人是充满爱的,只不过不善表达,不愿意和母亲争论。
当她学着理性地去认识自己的爸爸,终于看到爸爸的不容易了,她觉得母亲童年欺骗了她。
在“坏话”中长大的孩子,孩子一开始会敌视另一方,对他/她失去信任,亲子关系破裂;等到长大发现这一切只是偏见之后,也无法正常的看待父母。
一个孩子对父母的认知,不该在偏见里建立起来。
身边一位年轻的妈妈,前年离了婚,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,但她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那段糟糕的婚姻,甚至很支持前夫关心、陪伴孩子。
她说了一段令我印象特别特别深的话:
“在我们的婚姻里,他算不上一个好丈夫,但是对孩子而言,却是一位好爸爸。我们家坏掉的是夫妻关系,不是亲子关系。
我们想让孩子知道:爸爸妈妈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相处,但这不会改变我们永远爱你的事实。”
不管你和另外一半相处得如何,对方也有可能不是一个好伴侣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/她不是一个好爸爸/妈妈。
心理治疗师林颖说:“家庭对孩子的意义并不在于是否真的完整,而是父亲母亲各自的功能是否良好,这包括共同爱孩子的能力,维护双方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以及爸爸妈妈对彼此尊重的态度。”
夫妻之间,有矛盾不可怕,可怕的是破坏另一方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。尊重对方、互相合作,才能给孩子一个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。
END
编辑 | 不二
插画 | 在在原创文章,原创插画转载请联系授权
来源:钱志亮工作室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