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导航
开启左侧

青春期孩子的情绪,为什么总是“一点就着”?

[复制链接]
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4-5-24 07:5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
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不仅身体会发生变化,心理也会发生很多变化。不少家长很苦恼:自己并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,为什么孩子总是“一点就着”呢?


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先要了解一下青少年的情感与个性发展。

075048dwnwqer33r1ry8wi.jpeg


1.自我意识

075049d5m17ilm7swye570.png

进入青春期,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出现飞跃,他们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,很多心智用于内省,由此在个性上多表现为主观偏执型。进入高中以后,孩子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,呈现以下六个特点:

1.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。
2.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,即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。
3.强烈地关心自己的成长。
4.自我评价逐渐成熟。
5.有较强的自尊心。
6.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。


2.反抗心理

075049ptqbgg4gk0mgockm.png

反抗心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(11~12岁)后普遍存在的个性心理特征。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。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反抗心理最重要的原因,另外两个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以及独立意识的增强。他们反抗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时表现强烈,有时以隐忍的方式进行对抗。


进入高中以后,孩子的反抗心理逐渐发展为自治需求。在行为上,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,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;在情感上,他们能独立体验,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;在道德评价上,他们希望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,独立评价自己、他人和社会事件。

075049hpxau5x54j7zc8a9.jpeg


3.情绪表现

075049f4gvcr22fqgo2rc4.png

进入青春期以后,孩子的情绪表现出半成熟、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,情绪的感受性也逐渐多样化。


孩子进入青春期面临的心理困境有:烦恼突然增多;不知应该怎样出现在众人面前;与父母关系紧张;不知如何保持和确立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;心理上的“断乳”带来孤独、压抑的感受。


了解青少年的情感与个性发展后,我们还要了解一下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特点。


12岁开始是青少年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,到了青春期后期,他们和朋友的友谊更为稳定。研究表明,青春期结交的亲密朋友,其地位至少与父母相等,甚至显得更为重要。进入青春期以后,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关系发生变化,开始认识到性别问题,并开始对异性感兴趣。


进入青春期,也是孩子完成个体化的一个时期。这被称为第二次“断乳”,即一种心理上的“断乳”。12~18岁的青少年最关注的问题是“我是谁”,如果能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,他们的自我同一感就形成了;反之,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感,就会出现角色混乱。


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之后,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关注孩子的表现和变化,及时提供心理支持,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。

作者: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侯春香
编辑:穆薪宇 李君
审核:张灿灿



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学生与健康」,搜索「xsjkb2018」即可关注,[阅读原文]。

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,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,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,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。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:020-83707079 微信号: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:admin@gzqz.or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
4关注

237粉丝

5027帖子

会员达人更多+
广告位

信息推荐

更多+

最新信息

更多+

关注我们:齐志公益

官方微信

儿童心理云平台

服务热线:

020-83707079

微信号:18520081188(备注来意)

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

公益合作(投稿):admin@gzqz.org

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-广州公益网    ( 粤ICP备14025298号 )

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