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本帖最后由 丶Z 于 2017-11-29 10:27 编辑 
 
 双11当天,江西彭泽县举办了“螃蟹争霸赛”, 
 结果,一只475克的公蟹蟹王拍出了50万的天价, 
 
 而一只334克的母蟹蟹后也拍出了30万的高价, 
 这样的价格真的比金子都贵啊! 
 
 但这蟹王蟹后毕竟离我们普通人太远, 
 我更关心的是,怎么才能买到价格实惠, 
 
 黄多肥美的大闸蟹。 
 有没有什么挑螃蟹的秘笈呢? 
 
 我们去了一家农贸市场, 
 
 水产摊位的老颜已经卖了10多年的螃蟹了, 
 他说,选螃蟹其实很简单, 
 只要看螃蟹身上的一两个部位就可以了。 
 
 
 最直接的是看屁股, 
 屁股越厚肉就越多, 
 蟹黄或者蟹膏也就越饱满。 
 
 阳澄湖的螃蟹名声在外,但是价格虚高, 
 买回家自己吃的话性价比不高。 
 
 水产店老板老颜说, 
 只要季节到了,好螃蟹并不是只有阳澄湖一家。 
 接着,老颜又跟我们聊起了螃蟹的价格, 
 螃蟹肯定是越大越贵, 
 而且,价格是翻着番的往上涨。 
 
 拿他家的螃蟹举例, 
 2两的母蟹是45块钱一斤, 
 
 但是,2.8两的母蟹却要85块钱一斤, 
 每只的分量虽然只重了8两左右, 
 但价格几乎翻了一番。 
 再看公蟹,3两的公蟹是38块钱一斤, 
 而4两的公蟹就涨到了65块钱一斤。 
 
 
 
 
 
 
 我们吃螃蟹,大多数人最看重的, 
 
 还是螃蟹的黄或者膏, 
 那么螃蟹的大小、公母,和螃蟹黄的多少 
 有没有必然联系呢, 
 下面就来做个对比实验。 
 
 由大到小, 
 
 我们先煮的是号称4两以上, 
 65块钱一斤的公蟹。 
 
 煮熟后,第一只重168.6克,剥出来的蟹膏重19.5克; 
 第二只重153.4克,剥出来的蟹膏重11.3克; 
 
 第三只重183.6克,剥出来的蟹膏重15.5克。 
 三只大公蟹平均重量是168.5克, 
 蟹膏的平均重量是15.4。 
 从数据上看, 
 大公蟹的蟹膏重量占公蟹自身重量的比例, 
 大概是9%左右。 
 
 接着煮的是号称3两以上, 
 
 38块钱一斤的小公蟹。 
 
 第一只重92.7克,剥出来的蟹膏重8.0克; 
 第二只重101.3克,剥出来的蟹膏重9.9克; 
 
 第三只重99.8克,剥出来的蟹膏重8.6克。 
 三只小公蟹平均重量是97.9克, 
 蟹膏的平均重量是8.8克。 
 所以,小公蟹的蟹膏重量占公蟹自身重量的比例, 
 也是9%左右,和大公蟹几乎一样。 
 
 接着煮母蟹, 
 
 我们先煮的是号称2.8两以上, 
 85块钱一斤的母蟹。 
 
 煮熟后,第一只重121.2克, 
 剥出来的蟹黄重22.5克, 
 
 这么肥壮的蟹黄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。 
 第二只重122.4克,剥出来的蟹黄重23.9克; 
 第三只重115.9克,剥出来的蟹黄重21.9克。 
 三只大母蟹平均重量是119.8克, 
 蟹黄的平均重量是22.7。 
 也就是说, 
 大母蟹的蟹黄重量占母蟹自身重量的比例, 
 大概是19%左右。 
 
 接着煮的是号称2两以上, 
 
 45块钱一斤的小母蟹。 
 
 第一只重83.7克,剥出来的蟹黄重13.8克; 
 第二只重73.2克,剥出来的蟹黄重12.6克; 
 
 第三只重77.2克,剥出来的蟹黄重14.4克。 
 三只小母蟹平均重量是78克, 
 蟹黄的平均重量是13.6克。 
 所以,小母蟹的蟹黄重量占母蟹自身重量的比例, 
 大概是17.5%左右, 
 比大母蟹的占比略低一点。 
 
 所以,从蟹膏和蟹黄的占比来说, 
 
 母蟹卖的更贵还是有道理的。 
 从性价比来说, 
 2.8两的母蟹价格是2两母蟹的近一倍, 
 而黄也只多了一半不到, 
 换句话说, 
 两只小母蟹吃到的黄比一只大母蟹可多多了。 
 
 另外,卖螃蟹的老师傅说了, 
 
 螃蟹的黄多肥美, 
 虽然跟产地和品种有一定的关系, 
 但是只要季节成熟以后, 
 它们区别往往没有市场价格的差距那么大了。 
 
 
 文章来源:好奇实验室 
 |